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水产和渔业论文_长江下游鳊种群生态学及遗传多

来源: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11-1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1.1 研究概述 1.1.1 基本概述 1.1.2 研究进展 1.2 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1.2.1 鱼类年龄 1.2.2 鱼类的生长 1.2.3 繁殖特性 1.2.4 种群动态研究 1.3 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

文章目录

摘要

ABSTRACT

一 引言

1.1 研究概述

    1.1.1 基本概述

    1.1.2 研究进展

1.2 鱼类种群生态学研究

    1.2.1 鱼类年龄

    1.2.2 鱼类的生长

    1.2.3 繁殖特性

    1.2.4 种群动态研究

1.3 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

    1.3.1 鱼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技术

    1.3.2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在种群遗传中的应用

1.4 研究目的及意义

二 鳊的年龄材料研究

2.1 材料与方法

    2.1.1 样本采集

    2.1.2 年龄材料处理(鳞片和耳石)

2.2 结果

    2.2.1 鳞片特征

    2.2.2 耳石特征

    2.2.3 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

    2.2.4 年龄结构

2.3 讨论

三 长江下游鳊生长特征与繁殖特性

3.1 材料与方法

    3.1.1 样本采集

    3.1.2 年龄材料和性腺的处理

    3.1.3 数据处理

3.2 结果

    3.2.1 体长与体重的分布

    3.2.2 体长与体重的关系

    3.2.3 生长特征

    3.2.4 生长指标

    3.2.5 繁殖特性

3.3 讨论

四 长江下游鳊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

4.1 材料与方法

    4.1.1 样本采集

    4.1.2 D-loop序列的扩增与测定

    4.1.3 数据处理

4.2 结果

    4.2.1 D-loop控制区序列特征

    4.2.2 单倍型分布

    4.2.3 遗传多样性分析

    4.2.4 遗传分化分析

4.3 讨论

    4.3.1 长江下游鳊线粒体DNA D-loop区序列组成特点

    4.3.2 长江下游鳊的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

    4.3.3 长江下游鳊的地理群体遗传距离及分化

五 长江下游典型江段鳊的种群参数估算

5.1 材料与方法

    5.1.1 采样地点及方法

    5.1.2 研究方法

5.2 结果与分析

    5.2.1 渔获量特征

    5.2.2 生物学特征

    5.2.3 生长参数

    5.2.4 死亡参数

    5.2.5 单位补充渔获量

5.3 讨论

    5.3.1 渔获量及生物学特征

    5.3.2 种群参数估算及资源保护

六 总结与讨论

参考文献

致谢
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

文章摘要:鳊隶属鲤形目,鲌亚科,是鳊属唯一的种,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地的江河湖泊,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,也是长江多个江段的鱼类优势种之一,在渔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,现在的学者对于鳊的研究不多,主要集中在遗传多样性、病理病害、生态学等方面,针对种群生态学研究报道仅见黑龙江绥滨段和青菱湖,而长江干流相关的调查未见报道,如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,鱼类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,渔业资源数量急剧减少。本实验以长江下游鳊种群为研究对象,从种群生态学和遗传多样性两个方面研究,为了解长江下游鳊的现状和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。1、本实验以鳞片为年龄材料鉴定年龄,耳石重量验证鉴定的准确性。雌性鱼类的年龄结构为1-4龄,2龄鱼类最多,占雌性鱼类的65.3%,其次是3龄,最少的是4龄鱼类,占雌性鱼类的4.10%;对于雄性鱼类,年龄结构是1-6龄,2龄鱼类的数量最多,占总雄性群体的60.90%,其次是3龄,最少的是5龄和6龄鱼类,总计占雄性群体的1.18%,平均体长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。2、长江下游鳊渔获物体长范围是27.16-330.00mm,平均体长154.01±44.63mm,优势体长范围100.00-199.99mm,占总个体的75.78%;体重范围是0.24-723.00g,平均体重79.42±75.03g,优势体重范围0.24-99.99g,占总个体的73.20%。体长和体重的关系用幂指数函数拟合:y=1.0×10-5x3.0674(R2=0.973);鳞径和体长在雌雄之间差异显著,拟合关系式y(雌性)=49.429x+29.424(R2=0.7968)、y(雄性)=39.252x+60.501(R2=0.6486),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雌性:L


文章来源:《山地农业生物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sdnyswxbzz.cn/qikandaodu/2021/1110/616.html



上一篇:植物保护论文_息烽县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
下一篇:水产和渔业论文_中华倒刺鲃保护生物学研究

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投稿 |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编辑部|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版面费 |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论文发表 |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山地农业生物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